随着石油天然气开采、输送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国钢管业得以继续增长,但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是,钢管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并没有好转,来自各方的压力依然存在。
2013年,行业的整体改进不大,这给2014年的钢管行业进步留下了更多的压力。
从利润上看,基于2014~2015年油气管道的建设,被业内看好且庞大的需求会成为利润回升的有力支撑;同时在压缩产能、减少排放量及合理控制库存基础上,小型厂商的市场淘汰,降低了行业内竞争的激烈程度。
即便如此,钢管企业仍不能松懈,为保证企业的持续竞争力,要顺应市场形势,继续坚持稳增长、促创新、调结构。浙江信得达特种管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国斌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信得达在行业内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科技创新及人才优势,该公司主要生产运营的特种钢管,拥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是同行业竞争对手所无法超越的。
完善产业布局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钢管企业3000多家,其中焊管2700多家、无缝钢管300多家,总产能超过1.1亿吨(其中焊管产能约6500万吨,无缝钢管产能约4500万吨),产能过剩约3000万吨。按2013年钢管实际产量,钢管产能利用率为72.5%,其中焊管产能利用率为73.7%、无缝钢管产能利用率为70.5%,都低于国际上衡量产能利用率的标准,即75%~80%及以上。
这也就导致该行业的利润空间“不扩反缩”。有资料显示,无缝管从2012年的净利润150元/吨降到50~80元/吨,焊管从2012年的净利润100元/吨降到30~50元/吨。
在这种背景下,行业内的企业纷纷转型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李国斌指出,信得达以不锈钢无缝管为主营业务,并且一直在调整产品结构,到现在专营尿素级不锈钢管、双相不锈钢管及哈氏合金、高温镍基、铁基等耐高温、耐高压、耐高腐蚀钢管,主要用于石油开采、化工、海洋等工业生产中。
回想起进入不锈钢管道行业,李国斌告诉记者,他是公务员下海,原本在工商局与此类企业接触较多,对市场也比较了解,所以选择了不锈钢压力管道产业进行创业。刚进入这一市场时,当地市场已经有五六十家同类型企业,但是竞争远没有当前激烈。“现在仅龙湾(温州市龙湾区)这边就有400多家企业了,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相互压价。很多小厂没有生意做,厂房关着。我们还可以,去年增长了26%,在不锈钢行业也算是增长得高的了。”
而在产品布局方面,李国斌也有自己的想法。不锈钢市场根据需求不同,产品也是五花八门,如果全品类都做,势必会分散精力,无法打造出优势产品。所以信得达以不锈钢为基础,将主要精力放在特种钢上面,充分发掘这一细分市场的潜力。
“我们以中高端产品为主,普通产品为辅。”李国斌表示,目前高端产品的量还比较少,重要的还是中高低产品的金字塔结构。低端产品由于竞争环境的原因,其实盈利情况并不理想,但是从打造品牌的角度讲,还是要考虑进去。“低端用户很多,他们使用后会进行口碑传播,对品牌的打造帮助很大。”
同时,特殊钢管在出口方面没有贸易壁垒,这也是吸引李国斌倾心特种管业的重要原因。“我们的不锈钢出口要被征收反倾销税,而特种管则没有。”李国斌透露。记者查询资料发现,2010年,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无缝不锈钢管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并于次年中对中国出口欧洲的无缝不锈钢管征收临时反倾销税,信得达也被征收56.6%的税。
注入技术元素
对于不锈钢管道企业来讲,找寻出路,关键在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当前,钢管行业面临着同质化严重、高端产品不足、低端产品过剩的局面。资料显示,高钢级X100的板带产品和焊管产品仍处于试制阶段,海洋工程70%钢材要靠进口,核电站的一些高端钢管产品也要靠进口。因此,不是钢管产品没有市场需求,而是产品能否满足市场需求。而且,不仅高端产品有需求,低端产品、普通产品也有市场需求,关键在于企业要做出品牌,产品要专业化、精品化。
李国斌告诉记者,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原来该公司90%的产品是由经销商销售出去,10%由厂家直接销售给客户,而现在情况发生了逆转,90%直接对应客户,经销商销售占比只剩下10%。他解释称,这是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引起的,原来市场环境是供不应求,产品生产出来交给经销商去销售就好,但是现在,经销产品的市场也细分了,我们做高端产品,客户往往是中石化、中石油、以及海洋工程、天然气工程等,经销商很难去做。
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这也要求企业在创新及产品质量方面有所突破,否则大型企业客户很难维系。在这个方面,李国斌难掩自信,他透露,该公司尿素级不锈钢无缝管,经国家石油钻采炼化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经使用于清华大学武汉装备过程有限公司的设备上及尿素高压洗涤器、尿素合成塔设备上。
据介绍,李国斌本人是技术出身,各项产品研究也大多会亲自参与,包括团队的培训,也是亲自完成。“我们有这个条件,一个大学本科生在这儿两三年干下来,就有可能进入中级职称。”李国斌告诉记者,信得达总共40人,工程师以上的就超过十人,占比达到25%~30%,这个占比已经达到高新技术的企业标准。
“很多同行业竞争对手在技术力量上远不如我们,我们还和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合作,解决了技术壁垒。我们目前研究的项目还被纳入了国家‘863计划’。”李国斌透露。
此外,记者还获悉,信得达正在进行超长U型管的生产和研发,而当前国内做U型管的企业不超过十家。这在李国斌看来,信得达是走在了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前面,在市场尚无龙头企业的市场环境下,谁都有无限可能。“我们准备做超超临界的高压锅炉房,也就是火电机组,十万千瓦、百万千瓦火电的那种,从去年开始做超长U型管,展开来有20多米长,在当年即完成了1000多万元的产值。”
[责任编辑:yxn]